The sea and fishing are in our blood, says Mah Meri fisher Zarul anak Miring. (SL Wong)

小渔民祖传智慧
守护海洋未来

随着沿海地区开发、渔产减少,小渔民纷纷丢失生计,捕鱼传统智慧也随之消逝。然而,这些智慧却是保住他们的渔业与文化认同的关键。

作者: 黄秀铃

原文编辑: 刘耀华

中文翻译:梁洁瑜   |  编辑 (中文):张溦紟

刊登:2023年11月20日

此文为本刊 #海洋世界(#SeaWorld)系列文章。

主图:玛美里族渔民扎鲁说,“出海捕鱼是我们的命脉。” (摄:黄秀铃)

一张张拍立得整齐地钉在板子上,上面展示着各式各样的渔获。其中,有满脸笑容的男人,手里提着15公斤重的巨型石甲鱼,仿佛在炫耀:“快看我抓的鱼!”

每张拍立得都标注了日期,编号和鱼种。这是雪兰莪州凯利岛(Pulau Carey)的玛美里族(Mah Meri)原住民收集回来的第一批渔获资料。他们负责提供资料,再由扎鲁(Zarul anak Miring)整合。

玛美里族渔民记录着捕鱼经验和计算鱼量。然而,这样到底能否帮助他们守护自己的文化和认同,还有保育渔场以维持粮食安全?

Zarul neatly notes Mah Meri catch, gear and fisher (SL Wong)
扎鲁井然有序地记录玛美里族渔民、渔获和工具的资料。(摄:黄秀铃)

渔民收集来的资料将提供给一个政府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各种以原住民社群为基的渔业管理概念。具体而言,马来西亚渔业局(DOF)关注原住民与在地社群保育领地(ICCA)的议题,并以此为先驱项目。

“我们不能只是想要保育环境,却又将当地社区和原住民排除在外。” 国家渔业局渔场保育及保存部官员依扎瑞纳(Izarenah Md Repin)说道。

渔业局这项研究项目旨在记录原住民社群所流传下来,与在地海洋生态和渔业相关的传统智慧。

说,“我们得先了解他们有多么仰赖海洋资源。如果他们完全是赖以生存,而且好些区域对他们具有重大的文化及精神意义的话,那我们就该考虑保护这些地区。”

Artisanal fishers fish close to shore and use traditional gear (SL Wong)
小渔民使用传统工具在近海捕鱼。(摄:黄秀铃)

小渔民或手工渔民(artisanal fishers)如玛美里族,一般会在河流或离海岸约5海里(约9公里)的范围内捕鱼。他们占西马半岛渔民的60% ,是沿海贫困地区以及上下游小本生意的主要社会经济支柱,但却经常遭到渔业管理政策的排除。

事实上,小渔民世世代代累积和传承与大自然共处的智慧。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A),他们“在管理、修复、保育及守护海洋资源及生态系统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玛美里族就是这样的原住民群体。虽然他们以木刻、编织、表演、文化仪式等艺术创作闻名, 但亦是经验老到的渔民,因此有“海人”(Orang Laut)之称。其他不谙水性的原住民甚至称玛美里族为“长(鱼)鳞的人”。

“据【长者】萨玛奶奶(Gendoi Samah Seman)说,我们住在陆地的特姆安族( Temuan )邻居总称我们为Hma’ Besise’ ,即长(鱼)鳞的人。虽然这也是因为我们都喜欢住在沿海地区,也很热爱捕鱼。

皮翁叔叔(Ibah Pion Bumbong) 【一位木刻师傅】补充,因为玛美里族人说的是 Besise’ 语,而此词来自一则祖传故事(chita muyang)。从前,有个Besise’族的男人眼里卡了一片鱼鳞。他误以为那是远处而来的海盗船,差点让大家乱成一片!”

Chita’ Hae, Reita Rahim and Tompoq Topoh (2007)

扎鲁第一批海产及捕鱼工具的照片,体现出玛美里族具备丰富的捕鱼知识和熟练的技巧。

凯利岛上共有5座玛美里族村,扎鲁就住在其中的双溪古楼村( Kampung Sungai Kurau)。它坐落在最西边,位置最为隐秘。村里的小桥像手指般“戳入”在河口的红树林间。那里也有政府建造的堤岸,防止海水上升淹没村落。

扎鲁指了指成堆的渔网说,现在,大家都用现代捕鱼工具和汽油船了。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够一口气念出各种传统捕鱼工具的名字,如竹制的、藤制的、短矛、鱼笼如鲁卡(lukah)或 布布(bubu)。

扎鲁岳父拉努扎(Lanuza anak Layon)也是渔民合作社社长。他透露,过去,玛美里渔民都会观月出海,现在则靠华人农历。

“捕鱼看潮汐,我们从月亮圆缺就能推测出潮汐涨退,也能从中得知能捕到什么鱼。譬如,我们在某一天,看到这样的潮水,就会知道能捕到更多虾。”

长辈的智慧

跟随长辈出海,是玛美里族渔民传授捕鱼经验历年不变的方式。这里的男男女女都会捕鱼。现年30多岁的扎鲁提到,他10岁就跟父亲出海。

至于拉努扎,他自小在城里长大,结婚后才回到村里,跟随岳父岳母学捕鱼,当时他已19岁。现年50多岁的他说, “我也会自己学会观察潮汐涨落及辨认鱼种。”

从古至今,玛美里族人都离不开出海捕鱼。“我们每天都一定要吃鱼,”扎鲁强调。“捕多少就吃多少。多出来才拿去卖。” 若当天捕不到鱼呢?“我们会吃自己种的蔬菜和薯类。” 与其他沿海渔民族群一样,海产是他们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蛋白质来源。

虽然村里只有约40人拥有捕鱼执照,但人人都会出海捕鱼。日薪族则会等到周末时出海。

Women and men equally go out to fish (SL Wong)
村里的男男女女都会出海捕鱼。(摄:黄秀铃)

不过,随着渔产减少,他们也需调整捕鱼方式。他们的亲身经历与马来西亚渔产数据相吻合:渔获在不到60年内大幅下跌96%,变化十分惊人。

扎鲁忆述道,“以前的渔获多到船都快沉了”,但自从“老虎网”(pukat harimau或拖网捕捞)大约在2007年开始出现后,渔获就开始减少。拖网捕捞是恶名昭彰的捕鱼方法,严重影响海洋甚至沿海一区的生态。

不仅如此,拉努扎还说,现在的潮汐也不一样了。“我们以前能预计在某个时间能捕到某种鱼,现在就不行了。”

况且,这里还有规模甚大的西港(Westports)。它就坐落在凯利岛邻岛上,是中马主要货运港口,也是全东南亚第二繁忙港口,还自诩其成功是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小渔船不敌大货轮

对玛美里族渔民来说,这座港口的地点却带来许多问题。

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这片海域里捕鱼。不过,自从西港在1994年开始运作后,数层楼高的货轮每天在海上来来往往,与渔民的小船擦肩而过,危及只船出海的渔民。

扎鲁说,“现在,我们会5艘船一起出海,以保安危。”除此,他们也被迫开到更远、更陌生的海域捕鱼。

玛美里族祖传地遭到油棕园及度假村发展侵袭的问题备受媒体关注,但是,相较之下,他们的渔场受到威胁却几乎无人问津。

捕鱼文化消逝

拉努扎表示,对他们而言,随之消逝的捕鱼智慧,才是他们的文化隐忧。“我们的孩子连贝类(siput)和马鲛鱼(tenggiri)是什么都不懂,连红树都不认得。Z世代整天只会跟科技待在一起。”

即便如此,岛上近期办的玛美里节,却明显体现出这个族群的文化,与海洋资源的密切关系。市集摆卖各种手作 —— 有贝壳制成的小玩意、钥匙圈,传统用棕榈叶编制成的螃蟹、水母、鲎( belangkas,也称马蹄蟹)等装饰品。

访客兴致勃勃地购买一包包刚捕捞上岸的蛤蜊(kepah)、 竹蛏(siput buluh)、花蟹(ketam bunga), 鲎及各种鱼类。

渔业局研究项目主管嘉丽娜博士(Dr. Jarina Mohd Jani)来自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 UMT )。她受访时指出,“双溪古楼村是全凯利岛最依赖捕鱼维生的村庄,也是最脆弱的群体。”

她主张以社群为基的渔业管理模式,因此拉拢扎鲁及其他村民以”参与式科学家”的身份一起收集资料,还聘请他们当研究助理。

她说,传统渔民“天天出海捕鱼,比我们想象所知道的还要多。”

“他们不仅拥有世代相传的传统智慧,更有靠自己10、20、50年捕鱼经验累积而来的心得。他们天天都在搜集资料,也是科学家呀。”

但这些知识也有局限,她点出,“渔民确实也不知道所有的事。”

向登嘉楼取经

嘉丽娜表示,恢复实践这些珍贵却濒临消逝的传统智慧,将有助于打造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渔业。她举例,渔民在手工人造礁(unjang)范围内捕鱼时,已发展出一套自我管制的捕鱼行为守则。

登嘉楼士兆沿海地区的小渔民曾一度广泛采用这套规定。这是一套精密的捕鱼制度,界定“拥有权”、边界和报酬,旨在肯认渔民为设置人造礁所付出的辛劳。

人造礁的别名

登嘉楼命名传统人造礁为“Unjang”,其他地方则使用马来语的一贯称呼“unjam”,而西海岸渔民称之为 “tuas”。 人造礁还有许多别名,如“聚鱼仪”(alat peranti ikan)、“人造暗礁”(tukun tiruan,具保育用途),或人造生态。

士兆的人造礁以椰叶、树枝及石头制成并固定在海底。

渔民会先备好材料,用绳子把它们捆绑好,开着小船把这个绑有石块的装置载到海上的所选位置,投放到海底时还得确保它不会漂走。

设置人造礁能聚集鱼群,方便渔民捕捞。由于任何在水中漂浮的生物体都会把鱼吸引过来,这个做法非常有效。此外,在渔场耗竭之际,如此还能增加渔产资源。

这个做法的历史相当久远。15年来研究人造礁的嘉丽娜指出,大概是渔民开始捕鱼为生后,他们就意识到需要实施各种捕鱼守则。

由于设礁工作繁重,负责建设的渔民会被同行认定为那区的“礁主”,直到人造礁分解为止。其他人只需付礁主一笔酬劳,就可以在那里捕鱼。

嘉丽娜解释:“如果是朵拉(Dollah)设置的人造礁,那就是朵拉的。你如果在那里捕鱼,就要付钱给朵拉。”

自1960年,西马半岛和纳闽渔业局将人造礁列为有利发展渔业的工具,以此持续推行人造礁计划,并通过1985年渔业法令监管。

此法令不仅会惩罚破坏人造礁的人,也与渔民传统捕鱼守则一致,会通过发放执照保护“礁主”。

不过,现在鲜有渔民实行这套守则。嘉丽娜解释,一来渔民不再集体捕鱼,而且渔业资源损耗、大船经常侵入小渔船的捕鱼范围,渔民也逐渐转用科技侦测鱼群。

此外,政府现在完全接管制造及部署人造礁事务。这些计划通常是客制化且规模巨大,其中一些还专门用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所以也禁止捕鱼。

条例模糊不清

嘉丽娜表示,人造礁规管条例不明确,渔民并不知道他们可以到哪里捕鱼,也不知道能捕多少。而且,渔民会使用围网捕鱼法在这些地区大量捕鱼,大大违背了为小渔民投放人造礁的初衷。

她续称,“海洋资源,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资源耗竭,所以你才需要利用人造礁创建新的生态环境,但没人在治理。政府自1990年就提倡社群渔业与人造礁应该紧密发展,但现实并非如此。”

因此,她呼吁政府恢复落实人造礁捕鱼行为守则,重新打造及管理小型渔业。她还记得,政府于1980年代在登嘉楼开始投放现代人造礁时就曾这样做,让小渔民和其船只参与其中,非正式地使他们成为“礁主”。

善用现成守则

嘉丽娜认为,恢复这套捕鱼守则并不难,毕竟渔民能理解这些传统概念,而且这属于他们的文化。“大海本就不属于任何人,但你若用心打造出一个捕鱼区,那这区就是你的。” 况且,若再增设捕鱼指南,说明哪里可以捕鱼哪里禁止,还能保育海洋资源。

“要善用资源就必须设限。人造礁捕鱼守则主要帮助我们设下限制……如此一来,才能治理。”

她继续补充,一些地区仍在使用并改良人造礁,以发展可持续渔业。例如,东帝汶沿海渔民改良人造礁传统设置后,捕到了高价的鲔鱼。

“他们获得国家渔业发展局的支持。渔民也会遵循当地的传统规定,以决定在哪儿投放装置和捕鱼。” 这样一来不仅能控制新资源的使用,也能减少纠纷。

Zarul explaining to researcher Dr Jarina Mohd Jani what gear Mah Meri fishers use for different species (SL Wong)
扎鲁向研究员嘉丽娜说明,玛美里族渔民捕捞不同鱼种所使用的工具。(摄:黄秀铃)

在海洋渔产严重耗竭之际,马来西亚小渔民的传统智慧即可派上用场,管理及维持大海生态系统及粮食系统。渔业局官员依扎瑞纳说:“我们不希望世代相传的智慧就此失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也肯定这些渔民的角色,认为他们是“开创者,是确保粮食安全及消除贫困的主要推手。”

回到凯利岛,扎鲁继续拍摄和记录他的社群。可最近,政府又批准岛上一项发展工程——建造大马第三海港,一个比西港繁忙三倍的海港。

扎鲁受询时耸了耸肩,表示对此毫不知情。

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会继续生活、继续捕鱼,“俗话说,原住民与大海永不分离。”

本篇报道是#海洋世界(#SeaWorld)系列文章。此系列获得法国驻吉隆坡大使馆的资助。其他系列报导,可点此阅读:海洋保育解方千百种大自然的堡垒——抵御风暴的关键 紧急寻找马来西亚的超级珊瑚

FAO. 2023. Voluntary Guidelines for Securing Sustainable Small-Scale Fisheries
in the Context of Food Security and Poverty Eradication
.

Mohd Jani, J. et al. (2015). Artificial reefs in Setiu: at a crossroad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Faridah M., et al. (eds). Setiu Wetlands: Species, Ecosystems and Livelihoods (pp.161-176). Penerbit UMT.

Mohd Jani, J. et al. (2018). Re-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Reefs for Community-Based Fishery Management in Malaysia. In Marine Artificial Ree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Fisheries Management Objectives (pp.235-249).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Mohd Jani, J. (2020). ‘The Status of Artisanal Fish Aggregating Devices in Southeast Asia’. In

Bortone, S.A. et al. (eds). Modern Fisheries Engineering: Realizing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Marine Ecosystem. CRC Press.

Parry, M.L. (1954). The fishing methods of Kelantan and Terengganu.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XXXVII, Part II: 77-144.

Serina Rahman. (2022). Malaysia’s Artisanal Fishermen: Political Ecology and Survival. ISEAS Perspective. ISEAS – Yusof Ishak Institute.

Reita, R. & Tompoq Topoh. Chita’ Hae. 2007. Center for Orang Asli Concerns.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Comments are welcomed but shall be moderated. Do not use language that is foul, slanderous, violent or that may violate laws. Personal attacks will not be tolerate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e A Macaranga Supporter

Like our stories?

You can help us do more.
Sign up to be a Macaranga Supporter by 21 Aug for extra goodies!